[发明专利] 利用微曝气和沉水植物改善黑臭河道水质的系统及方法 - CN105540858B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申请年:20160106 主分类号:C02F3/32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底层微曝气和沉水植物改善黑臭河道水质的系统和方法。本发明利用底层微曝气改良黑臭河道污染底泥,控制底泥污染物释放,辅助沉水植物生长,削减氨氮;同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利用伊乐藻‑[发明专利] 一种河道排污口截污导流的原位净化处理方法和系统 - CN106746229A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申请年:20161228 主分类号:C02F9/14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排污口截污导流的原位净化处理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系统包括截污导流管道系统和污水集中净化系统;所述截污导流管道系统包括截污主管道、截污井和截污支管道;截污主管道在河道内沿河岸两[实用新型] 一种河道排污口截污导流的原位净化处理系统 - CN206328294U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申请年:20161228 主分类号:C02F9/1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排污口截污导流的原位净化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包括截污导流管道系统和污水集中净化系统;所述截污导流管道系统包括截污主管道、截污井和截污支管道;截污主管道在河道内沿河岸[发明专利] 一种水华藻类拦挡富集收集除藻系统 - CN107859016A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申请年:20171218 主分类号:E02B15/10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华藻类拦挡富集收集除藻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集藻单元、蓝藻输送主管、加压泵和控制平台,一个集藻单元由围隔装置和集藻装置组成;围隔装置呈V字形固定于水体中,包括第一浮体、裙体[发明专利] 一种挡藻放藻围隔 - CN107882000A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申请年:20171218 主分类号:E02B15/08
一种挡藻放藻围隔,包括浮体、裙体和配重件,所述浮体上设置铝板,所述铝板上部弯曲,形成耳型铝板;所述耳型铝板弯曲面面向水体迎风面。本发明的装置对来自敞水区藻类的拦截效果取决于浮体的干舷高度和耳型[实用新型] 一种挡藻放藻围隔 - CN207828937U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申请年:20171218 主分类号:E02B15/08
一种挡藻放藻围隔,包括浮体、裙体和配重件,所述浮体上设置铝板,所述铝板上部弯曲,形成耳型铝板;所述耳型铝板弯曲面面向水体迎风面。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对来自敞水区藻类的拦截效果取决于浮体的干舷高度和[发明专利] 一种茶园集中开发区地表径流处理系统 - CN108298702A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申请年:20180417 主分类号:C02F3/34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园集中开发区地表径流处理系统,包括反硝化系统和生态净化系统;反硝化系统包括四面墙体环绕而成的反硝化沟,反硝化沟内设有填料层和出水渠,填料层和出水渠间通过第二墙体分隔;出水渠沿水[发明专利] 一种湖泊细颗粒物捕获装置 - CN108871875A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申请年:20180814 主分类号:G01N1/20
本发明公开一种湖泊细颗粒物捕获装置,包括支架、浮标定时释放系统和若干竖直放置于所述支架内,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捕集管,支架上连接有竖直向上的硬质投放杆,其长度大于等于湖泊的水深,底部与支架螺纹[发明专利] 仿生芦苇根孔耦合反硝化脱氮系统及重污染水体修复方法 - CN109368814A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申请年:20181212 主分类号:C02F3/3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芦苇根孔耦合反硝化脱氮系统及重污染水体修复方法,该系统包括由中空纤维管连通组成的仿生芦苇,含仿生茎和连接于其底端并发散的多级仿生根孔系统,包括一级根、二级根和三级根,多级仿[实用新型] 仿生沉水植物群落 - CN208517069U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申请年:20180809 主分类号:C02F3/32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生沉水植物群落,采用含气泡的塑料制作仿生沉水植物,使浮力在整个植株均匀分布。仿生沉水植物的形态特征设计成2种类型:高杆型和低矮型;叶片有2种类型:柳叶型和针叶型。仿生沉水植物固这是标签3的内容。
这是标签4的内容。
这是标53的内容。
这是标签6的内容。
这是标签7的内容。
这是标签8的内容。
这是标签9的内容。
这是标签10的内容。
这是标11的内容。
这是标签12的内容。
这是标签13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