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稠油污水深度处理方法 】
全文链接
基本信息 | |||
---|---|---|---|
申请号 |
CN200810228258.1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科技资源标识
|
![]() |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
申请人地址
|
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 ||
发明人
|
郭书海;李刚;李凤梅;李克青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二级达标(GB8978-1996)排放稠油污水的三级处理方法,即对外排污水中残余污染物削减,满足一级排放标准。技术原理为依据污染物的分子量分布及所占比例,采用膜分离、生物转化、形态调整和物化分离四个步骤,使污染物削减效率高于60%。其中膜分离主要针对分子量大于600的污染物。生物转化主要针对分子量小于600的污染物。形态调整是对生物转化所产生的脂肪酸类物质进行酸化处理,调整弱酸性物质由解离态变为游离态,最后通过絮凝对污染物进行物化分离,使污水中COD小于50mgL-1。本发明对污水中不同分子量、不同种类污染物采用分级、分类的生物-物化协同处理,实现稠油污水的深度处理目标。
|
||
主权项
|
1.一种稠油污水深度处理的方法,采用膜分离,生物转化、物化分离,其特征在于:将已经达到国家综合污水二级排放标准的稠油污水进行膜分离,去除分子量大于600的弱极性有机污染物,优化污染物组成;然后采用厌氧或兼性生物处理技术对污水中小分子污染物进行降解,而后生物转化,将生物转化所产生的脂肪酸类物质进行酸化处理,调整弱酸性物质由解离态变为游离态的形态调整,最后采用常规的絮凝和气浮或絮凝和过滤方式完成优化分离,最终实现COD小于50mgL-1。1.一种稠油污水深度处理的方法,采用膜分离,生物转化、物化分离,其特征在于:将已经达到国家综合污水二级排放标准的稠油污水进行膜分离,去除分子量大于600的弱极性有机污染物,优化污染物组成;然后采用厌氧或兼性生物处理技术对污水中小分子污染物进行降解,而后生物转化,将生物转化所产生的脂肪酸类物质进行酸化处理,调整弱酸性物质由解离态变为游离态的形态调整,最后采用常规的絮凝和气浮或絮凝和过滤方式完成优化分离,最终实现COD小于50mgL-1。
|
IPC信息 |
|||
---|---|---|---|
IPC主分类号
|
C02F9/14 | ||
|
法律状态信息 |
|||||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00609 | 法律状态
|
公开 | 法律状态信息 | CN200810228258 20100609 公开 公开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00811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法律状态信息 | CN200810228258 201008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9/14申请日:20081024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20125 | 法律状态
|
授权 | 法律状态信息 | CN200810228258 20120125 授权 授权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51216 | 法律状态
|
专利权的终止 | 法律状态信息 | CN200810228258 20151216 专利权的终止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2F 9/14申请日:20081024授权公告日:20120125终止日期:20141024 |
代理信息 |
|||
---|---|---|---|
代理机构名称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姓名
|
许宗富;周秀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