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利用近红外光谱测量固体物质成分含量的装置 】
基本信息 | |||
---|---|---|---|
申请号 |
CN03252040.9 | 申请日 |
200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634470 | 公开(公告)日
|
2004.08.18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
申请人地址
|
130022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140号 | ||
发明人
|
张军;朴仁官;陈星旦;芦永军;朱文煜;王晓舒;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来获取
固体物质(含有机组分)中成分含量的装置。包括光源1、分光
系统2、漫散射光收集系统3、样品4、光电传感器5、参考光
电传感器6、放大器7、A/D转换器8、分束镜9、温度传感器
系统10、控制模块11、光谱数据寄存器12、温度寄存器13、
定标参数寄存器14、计算模块15、结果输出模块16。本实用
新型测量时没有移动部件,解决分光器件转动、测量时间长、
反射镜档光、样品不均匀造成的光谱重复性差等问题。本实用
新型提高了检测精度,保证样品在整个光谱区的信息量丰富,
可同时获取样品的多种成分及含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被测样
品温度与定标样品温度不同时,测量结果不准的问题。 |
||
主权项
|
1、利用近红外光谱测量固体物质成份含量的装置,包括光源(1)、样
品(4)、放大器(7)、A/D转换器(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分光系统(2)、
漫散射光收集系统(3)、光电传感器(5)、参考光电传感器(6)、分束镜(9)、
温度传感器系统(10)、控制模块(11)、光谱数据寄存器(12)、温度寄存器(13)、
定标参数寄存器(14)、计算模块(15)、结果输出模块(16),光源(1)在分光系
统(2)的前面;在光源(1)和分束镜(9)之间安置分光系统(2);分束镜(9)的入
射面与分光系统(2)的出射面相对放置,又与参考光电传感器(6)的接受面相
对放置;分束镜(9)与样品(4)之间放置漫散射光收集系统(3);样品(4)的接
受面与漫散射光收集系统(3)相对放置;光电传感器(5)位于漫散射光收集系
统(3)中间;光电传感器(5)的接受面与样品(4)的接受面的夹角a为90°≤a
≤135°;温度传感器系统(10)在样品(4)的中间放置;放大器(7)的输入端分
别与光电传感器(5)、参考光电传感器(6)的输出端相连接,放大器(7)的输
出端与A/D转换器(8)的输入端相连;A/D转换器(8)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
(11)的I/O口相连;温度传感器系统(10)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1)的另一个
I/O口相连;控制模块(11)还分别控制光源(1)和分光系统(2),控制模块(11)
还与光谱数据寄存器(12)、温度寄存器(13)、定标参数寄存器(14)、计算模
块(15)和结果输出模块(16)相连,光谱数据寄存器(12)、温度寄存器(13)和
定标参数寄存器(14)用于光谱数据、温度数据和定标参数的存储,计算模
块(15)用于建立定标模型、计算样品的成份含量,结果输出模块(16)用于成
份含量结果的显示及打印。 |
IPC信息 |
|||
---|---|---|---|
IPC主分类号
|
G01N21/35 | ||
IPC分类号
|
G01N21/35 | ||
|
法律状态信息 |
|||||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08.09.10 | 法律状态
|
其他有关事项(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专利权) | 法律状态信息 | 其他有关事项(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专利权)
放弃生效日: 2008.8.27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07.10.03 | 法律状态
|
专利权的终止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法律状态信息 | 专利权的终止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04.08.18 | 法律状态
|
授权 | 法律状态信息 | 授权 |
代理信息 |
|||
---|---|---|---|
代理机构名称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姓名
|
梁爱荣 |
被引专利信息 |
||||
---|---|---|---|---|
引用阶段 | 被引时间 | 专利号 | 申请人 | 公开时间 |
被引非专利信息 |
||||
---|---|---|---|---|
引用阶段 | 被引时间 | 被引文档类型 | 被引文档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