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铜铟镓硫硒薄膜太阳电池光吸收层的制备方法 】
基本信息 | |||
---|---|---|---|
申请号 |
CN200880124039.7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0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
申请人地址
|
200050 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 ||
发明人
|
黄富强;王耀明;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摘要
|
提供一种铜铟镓硫硒薄膜太阳电池光吸收层的制备方法。它采用非真空液相化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含铜、铟、镓、硫和硒的源溶液;通过非真空液相工艺将该溶液在衬底上制成前驱薄膜;以及将前驱薄膜干燥并退火,从而形成铜铟镓硫硒化合物薄膜。
|
||
主权项
|
一种铜铟镓硫硒薄膜太阳电池光吸收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非真空液相化学方法制备的工艺步骤为:①、将铜、铟、镓的硫族化合物或卤族化合物,和硫、硒的单质或胺类盐或肼类盐溶解于含有强配位基团的溶剂中,并加入一定的溶液调节剂,形成稳定的铜、铟、镓、硫、硒的源溶液;②、将①所得到的各种源溶液按铜铟镓硫硒薄膜太阳电池光吸收层Cu1‑xIn1‑yGaySe2‑zSz式中铜、铟、镓的化学计量比,和过量的硫、硒,配置成含铜、铟、镓、硫、硒的混合溶液;所述的硫或硒过量程度为0‑800%;式中0≤x≤0.3,0≤y≤1,0≤z≤2;③、将步骤②制备的混合溶液通过各种非真空液相工艺,在各种衬底上制备出前驱薄膜;④、将步骤③制备的前驱薄膜,经干燥,并退火后,形成目标铜铟镓硫硒化合物薄膜。
|
IPC信息 |
|||
---|---|---|---|
IPC主分类号
|
H01L31/032 | ||
|
法律状态信息 |
|||||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10126 | 法律状态
|
公开 | 法律状态信息 | CN200880124039 20110126 公开 公开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10323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法律状态信息 | CN200880124039 2011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L 31/032申请日:20081229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20411 | 法律状态
|
授权 | 法律状态信息 | CN200880124039 20120411 授权 授权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61019 | 法律状态
|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法律状态信息 | CN200880124039 2016101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1L 31/032登记生效日:2016092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变更后权利人:上海富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00050 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变更后权利人:200335 上海市长宁区广顺路33号8幢2层2172室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200228 | 法律状态
|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法律状态信息 | CN200880124039 2020022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1L31/032登记生效日:20200210变更前 专利权人:上海富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00335 上海市长宁区广顺路33号8幢2层2172室变更后 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地址:200050 上海市长宁区定西路1295号 |
代理信息 |
|||
---|---|---|---|
代理机构名称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姓名
|
彭茜茜;白益华 |